湿地大国履约的铿锵脚步
12月14日消息:这是不同寻常的20年。在人口急剧攀升、土地资源紧缺、自然灾害频发的过程中,中国认真履行《湿地公约》,建立健全保护制度、提升科技水平、丰富宣传教育、加强与国际社会合作,使人们对湿地功能和价值的认识不断深化,共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这是成果丰硕的20年。在经济总量增长、社会协调发展、文化繁荣昌盛的进程中,中国共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550多处、国家湿地公园213处,指定国际重要湿地41处,用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力量捍卫并推动着生态文明的步伐,为促进全球生态改善、增进人类共同福祉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从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至今,数字可见证其雄心,现有湿地面积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荣誉可见证其实力,先后获得世界自然基金会、世界生命湖泊大会等多个国际组织或政府授予的国际荣誉。
中国行动,让世界惊叹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中国屡屡让世界惊叹。且不说古中国的四大发明,就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中国人工林面积超过6100万公顷,居全球之首;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中国湿地面积约3848万公顷,居亚洲之首。
尤其是作为湿地保护分水岭的1992年之后,中国湿地保护掀开了史无前例的新篇章,政府高度重视、民间大力推动,为了美丽中国的“肾健康”,凝心聚力、攻坚克难。
本文由苗源通mytom.com.cn-----全国苗木基地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