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议ap使用桥模式,这样会使ap相对更稳定
好的,谢谢大家,那桥模式是不是就要换主路由了? 以胖AP带机量为准 709081886 发表于 2015-9-28 22:05
好的,谢谢大家,那桥模式是不是就要换主路由了?
主路由器带机量够的话不换也可以, 這個我來回答吧!
樓主問的AP帶機數其實就是射頻/信道資源的容量,成為信道容量或空口容量
主要的評估關鍵參數在於射頻時域上面的複用,即TDMA
簡單理解就是一個射頻/信道在一個時間段(假設1second)內,需要給多少終端分別提供多少時間片段,
默認情況下802.11用的是CDMA/CA來避免衝突,時間片(持續時間)是根據要發送報文的大小向BSSID申請,也許會用到RTS去申請,
這個時候會出現一個問題,如果某個STA的SNR(信噪比)非常差,那麼它協商的速度很低,人家發送1M的文件需要10ms,它就需要1s,那麼在這1s內,其他STA就無法發送數據。
所以後面行業內提供了一個解決思路,就是把關聯到AP下的所有STA,假設是10個,那麼就在這1s分成10份,這樣,數據高的STA總體發送的數據就多了,速率低的STA發送數據就少了,通過這樣來提升整體AP的或者說整體信道的體驗。這個技術叫做時分公平或者叫公平調度,UBNT叫做airmax
第二個參數運行的無線物理層標準是什麼,我以純802.11n環境來做例子
802.11n裡面有一個關鍵技術是MIMO-OFDM,跟天線數量有關係,這個天線數量是雙向的,AP需要多個天線,STA也需要多個天線。
假設AP是雙收雙發,STA也是雙收雙發
那麼在SNR很好的情況下
STA的協商速率應該是144.4Mbps (20Mhz頻寬)
如果這個信道內只有這個STA,那麼速率就是144.4Mbps,實際打吞吐量可以達到120Mbps,那麼這個空口容量就是120Mbps
如果是這個AP帶了10個STA,根據剛剛介紹的時分公平技術,每個STA獲得的是120/10=12Mbps的實際速率
如果這個AP帶的是50個STA,根據剛剛介紹的時分公平技術,每個STA獲得的是120/50=2.4Mbps的實際速率
一般情況辦公的應用,2.4Mbps的速率足夠了,所以建議一個射頻不要帶機超過50個客戶端
當然,如果要繼續算下去也可以
帶機100個STA的話,每個STA得到的數據是120/100=1.2Mbps
也可以正常使用,再低的話體驗就比較差的,這個不是AP的原因或某個廠商的原因,而是目前的物理層實現標準只能做到這樣的空口能力。
以上的數據還是比較理論的,原因是剛剛的計算結論前提都是所有客戶端SNR較好,即終端顯示協商到滿速率,即144.4Mbps,所有客戶端都是雙收雙發的,且環境中無干擾的、且是啟用了時分公平技術的、且是運行純802.11n物理層標準的
而實際情況是不可能所有終端SNR都那麼好,某些終端可能就離AP較遠,干擾等,導致了協商速率低,或者是只有單流的,那麼單流的網卡最大只能協商到74.2Mbps(20Mhz頻寬),
那麼人家1/10秒里可以假設可以傳輸1M的文件。單流的網卡在同等的時間片下只能傳輸1/2 M的文件。
這樣一來不知大夥能否對空口容量有點概念?
那麼,我就以剛剛計算的比較極端的這個結論,一個射頻帶機100人,每終端1.2Mbps 約等於150KB/S
假设一个AP是双频的,那么就有两个频段,这个时候直接套用就可以得到带机200人的结论。
目前中國大陸免許可的頻段為:
1 6 11
36 40 44 48 52 56 60 64
149 153 157 161 165
共計16個,且這些信道均無臨頻干擾
市場上有一種只有中國人思維搞出來的AP,做法是這個AP有16個射頻卡,工作在所有可用的信道上,且每個射頻卡有2個天線,雙收雙發,那麼這個AP就可以宣傳是可以待機1600人,沒有問題的。
但其實,現實也沒有那麼美好,因為那麼多的射頻卡工作在一個盒子(AP)里,電路信號其實無法完全避免干擾,就算信道上看起來不干擾,但是電路器件在高頻電流流動進發達器的過程中,會產生信號衍射,還是多多少少會向其他頻段發送一些不規則的噪音電磁波,所以為什麼室內的天線系統耦合器都要有一個隔離度的參考標準,就是因為在同一條饋線內跑GSM、CDMA、LTE和WiFi,如果隔離度不好均會互相影響。
看了以上,其實我想告訴的是AP能帶機多少這個問題雖然普遍都會問,但是真的沒有答案的。
因為,如果我的計算方式一變,比如,我說可以待機十萬臺機器,這其實也是可以的,因為關聯后使用的報文就2種。authentication和association,報文很小,關聯后我終端不發任何數據就是了,因為信道容量全部被用於關聯和認證這種動作了,當然,這個網絡是無法使用的,但是確實可以做到十萬臺機器關聯上來。
還有另外一個同樣思路的問題,是問,AP的信號可以傳多遠?能穿幾堵墻?
如果以學術上看說,我可以直接告訴你,用自由空間損耗公式就可以算出來的,但是沒有任何意義。
公式是:20lg(F)+20lg(D)+32.4
判斷傳播多元就要看AP工作在什麼頻率、發射功率是多少db,天線增益是多少。這樣就完全可以算出來了,
完全可以達到上百公里的傳播距離
但是,這個一點用沒有,原因如下:
1、剛剛的自由空間損耗公式并不適合實際環境,實際環境中有障礙物、如門、墻、金屬、樹木等,這些的衰減都是不一樣的,因為材質的不同,甚至室外傳播都要考慮到天氣原因,如果是下雨、下雪衰減也會增大,因為空氣中水分子對電磁波造成的發射是很大的。這個幾十年前做微波通訊的應該深有體會!
2、在無線傳輸到幾十公里或者上百公里的時候,其實這個時候電磁波信號非常非常弱,除非有像伊朗那種軍工用的超靈敏度天線才能正常解調出來,因為那時候背景噪音都比正常的電磁波高了。
3、還有一點就是,就算你解調出來了,你也關聯不上,因為發送數據是雙向的,就算你接收信號很好,但是終端一般的發射功率都較低,信道無法到達AP,所以導致的關聯不上。
差不多我都說完了,不知道我的解釋大夥能否聽懂。
手動打字的,好累啊!
謝謝!!
maleonn 发表于 2015-9-30 05:51
這個我來回答吧!
樓主問的AP帶機數其實就是射頻/信道資源的容量,成為信道容量或空口容量
解答的很好,辛苦了 maleonn 发表于 2015-9-30 05:51
這個我來回答吧!
樓主問的AP帶機數其實就是射頻/信道資源的容量,成為信道容量或空口容量
辛苦你了,但是太专业了,看得不是很懂,其实我只是想知道,例如30台手机通过无线连接AP上网,手机上传跟下载的数据是由AP处理,还是直接转到上级路由处理,就这么说吧,30台手机上网形成30个条收发流量数据,假设每条内容为1M,那么这30M的内容是由AP打包成一个30M数据包,再转给上级路由发送给外网,还是直接将30条1M的内容直接转发给上级路由理?我不明白工作原理不知怎么表达,是不是只要上级路由保证跟AP之间的带宽,而AP保证跟各终端之间的收发工作 都会有影响的! maleonn 发表于 2015-9-30 05:51
這個我來回答吧!
樓主問的AP帶機數其實就是射頻/信道資源的容量,成為信道容量或空口容量
辛苦了,感谢大大 没有做过详细测试,个人认为待机量取决于最上端的路由,就好比宽阔的高速公路,到了收费站的时候就比较拥堵了,如果不是总路由决定的,那些大企业也没必要花万把块钱买个好的网关了,当然好的网关功能比较丰富,但待机量也比较大。有些企业路由厂家在包装盒上就标明待机量的,如果家用路由能解决待机量的问题我想它也没必要标明了 我觉得是这样的,如果AP开启DHCP路由功能的话,那么AP的带机量是AP决定的,但是上级路由很差的话那应该会出现无线信号可以链接AP但是网速很不稳定的情况。如果AP关闭DHCP只做纯AP模式的话,那么AP的带机量由上级路由决定,如果路由很差那会直接出现无线连接不上的情况,既上级路由带机量不够,没有ip地址分配给客户端。个人理解 maleonn 发表于 2015-9-30 05:51
這個我來回答吧!
樓主問的AP帶機數其實就是射頻/信道資源的容量,成為信道容量或空口容量
很专业的回答,准确来说 UBNT 叫 TDMA ,但是标准Wi-Fi 协议没办法用这种机制,所以现在标准 Wi-Fi 推出了 airtime fairness, 即您说的 公平性调度。
简单一点跟楼主总结一下,不论是有“钱”还是无线,其网络带机量都是取决于短板,假设,如果入口 ISP 带宽不足以承受 30 个用户,那么入口带宽就是短板,那么同理,无线 AP 芯片处理性能、AP 或 接收端之间的无线协商速率都能起到决定因素。 UBNT中国 发表于 2015-10-15 11:47
很专业的回答,准确来说 UBNT 叫 TDMA ,但是标准Wi-Fi 协议没办法用这种机制,所以现在标准 Wi-Fi 推出 ...
是的,感謝指教!
一個現象和結果是由很多方面綜合產生的化學反應。在報文發送到接收的整個回程(RTT),任何一個節點都是決定性因素。
ISP帶寬、路由器包轉發能力、交換機的交換能力,AP芯片的吞吐能力、線纜串擾、空口干擾均是決定性因素。
在此,我忽然想到AP的芯片處理性能,如果加密的情況下,AP會針對每一個STA維護一個單播秘鑰,和同廣播域的組播秘鑰,這個對AP的吞吐性能起的比較大的消耗。因此,如果AP芯片性能較差的話可以使用open方式。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