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快递到了,来一发识宝天线 VS 自制正装Amos9长城天线。
本帖最后由 jin0828 于 2016-1-31 19:00 编辑才发帖不到6小时,被逼的无奈只好开头就把话说明白,发此贴仅仅是因为做了不少天线了,想跟坛友们制作的天线比较比较,看看自己内功如何,当然要我所有坛友的天线都买一根回来,我没那么多票子,所以就买坛里比较多的识宝天线回来而已。我这测试仅仅是在家里随便接上设备测测,真的想要完全的对比,还是得长时间的使用,加上各种不同环境下天线的性能才能说明问题。如果非要说我是在显摆的,那我只能说你看待事物的方式有存在明显的问题。原因么,一,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天线,二,增益值是不一样的。三,我TM刚拿到识宝天线不足2天!结综上三点,指责我摸黑他人的结论是不是下的早了些?
以下是原帖正文:
各位天线爱好者,各位坛友大家好,这段时间天气实在太冷了,南方的雨水实在是太让人崩溃了,竟然可以连续的不停下一个星期,最让人崩溃的是室内的温度居然和室外的温度是一个样的,而且湿度计显示湿度竟然可以达到吓死人的80,湿度80是什么概念?就是说你今天洗的衣服,晾在阳台上,今天洗完了是什么样明天还是什么样。实在让人崩溃了有木有有木有? 哈哈题外话,跑题了跑题了。 其实进入了这个论坛以来,已经在论坛里面看到各种大师做的各种天线,其中,识宝大师制作的手工12db,14振子天线识宝天线,我一直很感兴趣,(占地面积小,而且是全向的天线,一方面不容易制作,另一方面也比较少。)所以到了年底的时候,特地买了一根回来,不过对DIY爱好者来说,总是会有一种想用自己制作的东西超过别人的期望,这种想法一直在我心里面挠啊挠啊,所以特地重新制作了一根高精度的Amos9正装阿摩司长城天线。对比了一下,不敢将结果独享,特此发在论坛给大家观摩观摩。
上图之前,我要特此声明一下:对于任何一个手工制作天线的天线diy爱好者来说,其中制作的过程都是十分的艰辛困难的,期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任何一条手工DIY的天线,都是花费制作者大量的心血的。天线的测试要考虑很多很多的因素,请不要试图将我这一次简单的测试结果用来攻击他人。如果你真的想要说明某种天线性能如何如何。请寻找专业的Wi-Fi实验室,无线电机构,使用大十几万的设备和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的测试结果。本人鄙视一切别有用心的网络舆论攻击行为。
好了,上图吧
首先是我制作的长城天线的测试摆放图:
正装Amos9基本的驻波比,发射功率等:
接下来接下来是采用8187 L的驱动程序,寻找Wi-Fi热点:
然后采用识宝大师视频中的方法,使用WirelessNetView软件侦测,看100次能发现多少个Wi-Fi热点:
=======================我是一条讨厌的分割线{:6_278:}===============================
然后是识宝大师的识宝天线,同样的摆放位置: 我收到的这根识宝天线基本的驻波比,发射功率等: 同样接下来是采用8187 L的驱动程序,寻找Wi-Fi热点:
最后WirelessNetView软件侦测,看100次能发现多少个Wi-Fi热点:
========================欠抽的分割线{:6_309:}===============================
最后,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当然如果用是简单的测试方式并不能得到天线所有的性能参数。九单元Amos9正装阿摩司长城天线的增益激情版主已经仿真过为15.8db,识宝天线我不知道有没有仿真结果,不过宝叔标注为12db,WirelessNetView侦测的ssid太多,不过据我自己分析,定向天线肯定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的,全向天线则没有这个限制。在这次测试中显示识宝天线的驻波比没有宝叔在视频中的那么低,原因我还没有找到。对此暂时不做评论。不过长城天线的仿真结果,原本就是两端偏高,中间的6信道驻波比才会比较好。此次测试并没有涵盖所有的信道,在信道1,长城天线的驻波比高一些是正常的。(至少我自信的认为我这跟长城做的还不错了:),如有其他意见请指出。) PS:还是那句话请不要将此次测试的结果用作其他目的。本人强烈鄙视这种行为。
jin0828 发表于 2016-2-1 08:17
将连接线去掉,直接连接天线到驻波表,信道1识宝天线显示的驻波比1.49,长城的驻波比为1.53,不过识宝大 ...
6频道是谐振点,手工版可以在谐振点附近的几个信道,达到1.5以下就不错了。2.0-3.0的驻波比烧设备几率还是比较低的。现目前市面上的全向几乎就2.0的驻波比。
另外你说的“天线在设计的时候,都是以信道6的频段来进行设计,等设计完了以后,再进行测试,看其他信道的数据是否超过标准值?如果是这样的话,如果信道6的驻波比符合要求,其他信道驻波比逐渐增加,最终增加至超过标准的话,应该首先考虑从哪方面来控制驻波比呢?”
我个人认为就是从“6频道是谐振点”来进行最初的设计,只是手工制作时,其他的信道只能是尽量让驻波比控制在1.5以下,但是这相当的困难。至少我自己做的还没有做到全信道1.5以下.最好的就是双菱也不过5-12在1.5以下。
全频段测试的目的有二
1、检验与仿真驻波比曲线是否吻合,“吻合不是完全重合,只要驻波比曲线与仿真结果的走势基本一致就好。”
2、掌握谐振点的偏向,这是天线实际调整的重要依据。向低频段偏移说明天线尺寸偏大,向高频段偏移说明天线尺寸偏小。 顺便请教一下识宝大师,你做的天线驻波比不应该高啊,有时候高有时候低的,是不是我打开了以后没有装好导致的?应该怎么样调整你的天线? 关注一帖先{:5_238:} :lol:lol天线制造。。难把握 本帖最后由 没有账号 于 2016-1-31 18:39 编辑
jkjljljkjlkjlkjlklkjjkllkkl 你这个是长城吗 果然是长城做覆盖的话怎么样 宝叔呢? 没有账号 发表于 2016-1-31 13:37
你到底想表明个啥?这么长的炫耀贴,谁会看完?
我这何止是炫耀,简直就是在装逼,没看出来的你,说明你的功力还不够深厚,至于看不看得完,得看语文水平,话说,你看都没看完,就知道我是在炫耀了。。。我也只好回答:“呵呵~” 呵呵 {:5_238:} 楼主的帖子比较专业,对于我辈来讲有些摸不着头脑,楼主能否把语言通俗一些,比如那个天线效果好些、那个效果差些。鄙人虽然不甚精通,但还是认真看完了。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是起码的素质。另外,楼主用的是什么仪器?数字表示什么?能否科普一下? 带反射振子至少增加3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