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cm偏馈加终极版叠双菱仿真(SK的天线仿真与实践系列-6.1)
本帖最后由 矿石 于 2012-4-12 19:55 编辑写在前面的话
我以前曾经试图做过偏馈的仿真,
发现,正馈的面块多太达一千块以上,从中把偏馈的保留下来,实在是一个又繁琐又容易出错的工作。实在不是人做的。
因这几天论坛上很多人对卫星锅感兴趣。于是昨天晚上想了办法,以一个相对简单的方法,从正馈中做出了偏馈。
我打算把我家里存货 35, 45, 55cm偏馈一个一个地建立模型。目前35cm的已经做好了。
==========本系列主题可点下面的联接============
http://forum.anywlan.com/search.php?searchid=144&orderby=lastpost&ascdesc=desc&searchsubmit=yes
======================
先show一下结果。
终极版叠双菱加到卫星锅上,没有再过优化,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SWR=1.17
GAIN=18.58
RDF达到了17.9说明能量相当集中。
下面贴一下过程图片。
根据网上找到的偏馈与正馈图片
再量了偏馈的长短轴,确定我的35cm偏馈是由口径为78cm,焦距为23cm的正馈中取出的。
(我决定它的角度是45度,虽然量起来像是46度,还有焦距也自做主张地稍增加一点。)
用4nec2里的Geometry builder 建议正馈,把角度调到正面,截图,然后放入电子表格文档。详细的不说了,看下图。
于是按照中间两列的数据逐一删去不用的面块。
形成的偏馈再加入到终极版叠双菱里去。
形成下面的样子。
然后计算,
得出下面漂亮的结果。
顺便提一下,这它的极化方向,
在菱形是横方的情况下,极化方向是垂直方向90度
本帖最后由 矿石 于 2012-4-12 19:55 编辑
SF自己坐。
http://www.wangqiu.net/static/image/common/sigline.gif
沙发支持,不过SK兄仿真的偏馈模型方向图有些怪异,辐射和德拉甘先生的100CM偏馈的方向图不太一样
预留个位置,SK兄方便的话也帮我做个90口径的模型吧 还有一个问题
以下引用SK兄的原文
“再量了偏馈的长短轴,确定我的35cm偏馈是由口径为78cm,焦距为23cm的正馈中取出的。”
请SK兄说明一下操作方法,如何确定小偏馈是从78口径的正馈中提取的呢? SK,你太赞了!!
先学习学习。 本帖最后由 sanking 于 2009-12-5 12:50 编辑
沙发支持,不过SK兄仿真的偏馈模型方向图有些怪异,辐射和德拉甘先生的100CM偏馈的方向图不太一样
ann01 发表于 2009-12-5 12:04 http://forum.anywlan.com/images/common/back.gif
果然差别蛮大,
研分一下瞧瞧。 同意ann01说的方向图问题。为什么它不从锅里出来,而是从叠双菱出来啊? 预留个位置,SK兄方便的话也帮我做个90口径的模型吧
ann01 发表于 2009-12-5 12:06 http://forum.anywlan.com/images/common/back.gif
你的是90cm口径的正馈?还是别的?
贴个图上来瞧瞧,
我正在处理55cm的偏馈,是从正馈118cm取出来的。 同意ann01说的方向图问题。为什么它不从锅里出来,而是从叠双菱出来啊?
lijiqing 发表于 2009-12-5 12:52 http://forum.anywlan.com/images/common/back.gif
我研究一下看看 你的是90cm口径的正馈?还是别的?
贴个图上来瞧瞧,
我正在处理55cm的偏馈,是从正馈118cm取出来的。 ...
sanking 发表于 2009-12-5 12:52 http://forum.anywlan.com/images/common/back.gif
是90的偏馈,短轴90 长轴100,焦距是540MM 你的是90cm口径的正馈?还是别的?
贴个图上来瞧瞧,
我正在处理55cm的偏馈,是从正馈118cm取出来的。 ...
sanking 发表于 2009-12-5 12:52 http://forum.anywlan.com/images/common/back.gif
是90的偏馈,长轴100、短轴90 焦距是54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