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轰轰烈烈的无线城市浪潮和当前国内3G建设如火如荼开展之际,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步伐相对较慢。和城市相比,农村对网络环境的要求有其特殊性,Wi-Fi技术在农村地区的应用相对更广泛一些。那么,目前已经实际部署了无线网络的农村是怎么做的?实际的应用效果又如何?对此,记者走访了北京市平谷区部分无线应用案例,了解农村信息化建设和无线网络建设及应用的现状。 无线接入农家院 “崔长河家2002年9月开始从事民俗旅游接待工作。吃的不贵,住的挺好。吃的是荤素搭配的绿色食品,住的是装饰一新的、各种设施俱全的干净房间,有单间,也有土炕。” 这是农民崔长河的农家院在雕窝民俗旅游网上的主页简介。除了文字介绍,还有住宿场景照片、特色餐饮图文推荐、荣誉证书和奖状滚动条、留言板、网上预订等内容,页面元素丰富。 “要不咱农家院能这么火?都是网络带来的好处,信息化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方便。”崔长河对民俗旅游的互联网经营有着最直接的体会,“经常有游客给我打电话订饭,说是从网上查到的。还有很多带着电脑来的游客,在我这儿就能直接上网。曾经有一位荷兰的游客跟我说,你这小山沟里还有电脑,还有网络,还是无线的,真了不起。” 电脑就摆在崔长河农家院其中的一间屋子里,在电脑桌的上方接近房顶处,有一根连接USB延长线的无线网卡固定在墙壁上,以便与村里的无线接入点连接。这台电脑是2004年购买的,崔长河自己只掏了1000多元,平谷区、乡政府、大队分别给予了一部分补贴。接入互联网方面,最早使用电话线ADSL上网,随后在2006年装上了无线网络。“这个无线上网挺棒的,速度也挺快。”崔长河说,“平时上网,主要是看看别的农家院怎么经营,有啥不一样的特色,再看看平谷区新闻、果品信息什么的,要不就是和老客户聊聊天,有时还学习学习订餐住宿的经营之道。” 实际上,从电脑的安装和使用,到网络接入,再到网上主页的制作,全都是平谷区信息中心提供的免费支持服务。“我们学电脑都是信息中心手把手教的,要不老百姓谁会玩这个呢?都没什么文化。”崔长河对信息中心的服务赞不绝口,“电脑出了什么故障,打个电话,20分钟内就到了,免费给修。” “雕窝村一共有42户,只要做民俗农家院的,信息中心都给免费做一个网上主页,把农家院名称、特色、联系方式等发布上去。”北京市平谷区信息办副主任付强表示,“平谷的旅游资源很好,有山有水,而宽带和互联网的接入,使得这里旅游资源的知名度更高。” 值得推广的模式 付强给记者指了雕窝村政府门口一个高耸的旅游资源广告牌,“村里的无线接入点就被固定在那里面,下面连接到村政府的光纤接口。这就是所谓的‘光纤到村,无线到户’模式。”据悉,平谷区无线网络建设从2006年开始,2007年初步建成了30个点,2008年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完善,今年准备再新建500个点。“覆盖对象主要是农村地区,无线接入点之间可以形成网状互相覆盖,只要一个接入点连接光纤即可。”付强说。 商业运作是一个模式是否能成功的关键要素,特别是对于农村地区来说,农民能否承担无线网络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关乎信息化的成败。对此,平谷区充分依托党员远程教育网络的光纤资源,在此基础上通过架设无线网络发射杆(统一的水泥杆)的方式将宽带资源送到每个农户,每个点每年向光纤实施方——歌华有线支付3600元即可。 经过测算,每个无线接入点大概能覆盖到50多个农户,这样公摊下来每户包月5.5元即可享受无线网络资源了。这比从前ADSL接入互联网的模式便宜了许多——平谷512Kbps包月的价格是50元,有着将近十倍的差距。有些经济状况比较好的村甚至把这部分钱也替农民交了,农民等于是免费享受无线网络接入服务。 不难看出,这个模式的主体还是政府,运营商只是作为光纤资源提供者的角色出现,所涉及到的主要公司,也是政府国资委下属的一家具体实施信息中心职能的公司(负责建设、运维和培训等服务)。当然设备也是需要采购的。 作为主体的政府部门,除了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规划,还特别在政策上给予了倾斜。付强介绍说,平谷区政府今年出台了新的政策,凡是使用无线网络的农户,在购买电脑下乡产品时,除享受国家13%的补贴之外,还单独增加一个7%的补贴,以促进和鼓励无线应用。 那么,这种模式适合在国内其他农村地区推广和复制吗?最近,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无线城市专家庄梓新教授的回答是肯定的。他表示,“北京的思路是可行的。这种模式从成本上来说很便宜,无论是党员远程教育网络,还是早些年的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都把光线资源送到了乡村门口,再加上架设无线网络的成本是很低的,分摊到每户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收费。足以支撑设备成本、给歌华有线的网络资源费用,以及故障排除和培训的服务费用。” 庄教授刚刚结束了一个农村信息化的调研课题,通过带领课题组在北京近郊的怀柔、大兴、平谷、房山等区进行的调研,并且将“光纤进村,无线入户”的接入方式推荐为适合农村区域特点的“最后一公里”方式写进了《北京农村宽带接入现状调研分析及对策建议报告》。 “北京的模式应该想办法推广,我们在调研中遇到了很多生动的例子,都是采用的这个模式。”庄教授说,“在电脑下乡的同时,必须鼓励和支持宽带下乡。北京的农民特别希望要电脑,一个是为学习,再就是为了子女的学习,希望通过电脑能享受到与城市同样的教育资源。” 矽谷星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CTO付春雷也参与了课题组的工作,他表示:“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地广人稀,更适合无线网络技术施展拳脚。另外,农村在城市信息化进程中的变化也很快,采用有线方式接入的话,会面临一定的风险,更不用说成本和部署复杂度的问题了。有了无线网络,可以与家电下乡等信息化手段结合起来,并且结合现代农业、城市信息化进程等,可以有很多话题和新的应用。” ###NextPage### 更多的新型应用 付春雷所说的新应用已经在平谷区政府的设想和实践中了。镇罗营镇大庙峪村是平谷区尝试与德国迪米特合作有机认证的试点。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精细化管理,是大庙峪尝试的新思路。通过在桃园架设无线接入点发射杆,并与试验桃树上的各种传感器相连(其中一个挂在桃树上监控环境温度,一个缠在叶子上监控叶片光照,另外两个传感装置埋在地下20厘米,测量温度和湿度),将实时监控的数据通过无线方式传送给技术人员,甚至是直接发布到互联网上。 技术人员打开了笔记本电脑,相关的实际测试数据一目了然,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光照度、环境温度、环境湿度、露点温度(出现露珠时的温度)、蓄电池电量等参数,全部都是15分钟采集更新一次。 “平台搭起来了,关键是怎么去利用,这还要和迪米特方面再交流。”付强表示,“通过无线网络的手段,使得有机农业的管理更加实时、动态和精细化,不用再找人去地里实地测量了。德国方面的专家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看到实时的数据。” 此外,区政府还要考虑无线技术在农村旅游、交通、农业、市政管理、应急等方面的应用。比如在电子政务方面,平谷区政府和各委办、各乡镇之间通过一个成熟的平台沟通,但是再如何往下延伸到村里,就一直没有突破。因此,希望能一点点把村务纳入到电子政务里面来,这就需要用到无线网络在覆盖上的优势。“再比如工信部支持平谷区信息办的信息大篷车项目。”付强介绍说,“大篷车上配有15台电脑,开到民俗村里面,农户可以就近利用无线网络在大篷车上缴税,当场就可以开具好纳税证明,而不必跑到几十里外的乡镇税务所了。未来这种移动大篷车还可以用来做企业年检、工商、交通部门查农用车违章等各种应用,移动的无线成就了移动的大篷车。” 付强举了另一个市政管理的例子,“我们正在创建国家卫生区,在网上设了一个曝光平台,只要村民看见哪里有垃圾没人管,就可以拿手机拍照并上传到网站平台上曝光。再比如交通,平谷区从1路车到30路车均可以深入到各个村,未来也可以通过GPS定位实施无线调度。还有就是旅游景区可以通过无线摄像头调出现场的画面,方便旅游局对人员、客流量、游客出行的管理。这些都可以依托Wi-Fi或3G的无线技术。” 付强介绍说,今年信息办的一个主要工作就是“221”工程。包括两个基础,即无线网络新增500个接入点(全区273个村真正实现“全覆盖”),电脑普及率达到30%(平谷区共98000个农户,需要在去年年底16800台电脑的基础上新增12600台)。 然后是两个保障,一个是农村信息化队伍的建设,形成从政府信息办和信息中心,到乡镇信息员和乡镇主管信息化的镇领导,再到273个村级信息员(每村要有一名信息员)的三级体系。另外一个是对农民的信息化知识培训,以提高农村信息化整体水平(包括怎样在网上获取和发布信息,甚至怎样在淘宝开店等)。 最后还有一个就是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要在原有三农综合信息网基础上进行整合,无线网络建设工作也将被纳入其中。 而无线应用的培训应侧重于农民的实际需要,要知道民俗旅游怎么接待,对生产生活的作用相对大一些。通过发布和获取信息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 “无线对农村的意义,主要是解决低成本信息化的问题。”付强表示,“无论来自国家还是老百姓的投入都不是太大,但是效果却很好,很好地解决了‘最后15米’的问题,并且带来了很多新型的应用。” (更多内容详见http://www.cnw.com.cn/P/1688) 相关链接 无线农村建设实践五要素 ■ 基础:要有光纤或有线基础设施资源 ■ 技术:选择适合农村地域特色的无线网络技术 ■ 模式:好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必不可少,要保证农村低收入地区享受互联网和带宽资源 ■ 应用:要有先进的技术和新型的应用保证网络利用率,让农民亲身感受到信息化的效益 ■ 政府:以上所有因素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起到核心的决定性作用,包括政策制定、规划协调、监督管理、培训服务 编看编想 实施无线农村关键在意识 与城市相比,农民存在“三低”的现象,即收入水平低、信息化水平低、信息化意识低。最后一个“低”解决起来相对困难,但又恰好是发展农村信息化最关键的部分。无线农村的实施,关键在于让农民真正看到无线技术和信息化的好处,实实在在地获得效益。 另外,相关的培训和服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转变农民的意识仅仅依靠“××下乡”并不能完全实现。 用北京市平谷区信息办主任吴玉林的话说,“搞信息化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农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是否一定符合农民的实际,怎么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这些问题都不是那么简单的。电脑下乡只是解决了“车”的问题,没有网络/带宽的“路”和应用的“货”,仍然不能解决实际发展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信息办来引导,各委办、乡镇共同来做工作。 在5月份的平谷区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相关领导特别提出了上网示范工程。即通过发展农村合作组织的带头作用,以及左邻右舍的积极影响,让网络带来的实际效益看得见摸得着,帮助农民提高信息化意识。 “这可能比培训的效果还要好。”付主任表示,“信息化的特点是投入比较大,见效却比较慢,而且不太容易看到,很多东西很难量化。政府一把手必须重视信息化工作,相关部门还要进行很多细致的工作和服务,否则农村信息化很难取得快速的发展。” |
Powered by Discuz!
© 2003-2024 广州威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