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也许您有过这样的经历:急着上网时找不到接口,“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网口却在,灯火阑删处”;办公室里,蛛网般的布线又脏又乱,“剪不断,理还乱”;到隔壁大楼窗口的直线距离只有几米,可要连网,却是“布线难,难于上青天”。 有了无线局域网,从前的踏破铁鞋无觅处,现在可以得来全不费功夫了。“网桥飞架楼宇,天堑变通途”。正是由于有线网的局限性,无线局域网应运而生,踏浪而来,成为企业信息化大潮中的弄潮儿。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大型企业,无论是外企还是国企,无论是校园还是政府机构,都可以经常见到它的影踪。蓬勃的成长,广泛的应用,使它成为我们关注的热点。 在企业网市场越来越成熟之际,无线局域网(WLAN)已经开始走入我们生活,据权威调研机构Cahners In-Stat Group预计,无线局域网产品的2000年总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全球无线局域网市场将在2000年至2004年保持快速增长趋势,每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5%,全球将有20%以上的员工通过WLAN与公司网络连接。无线局域网市场的网卡、接入点设备及其他相关设备的总销售额也将在2004年达到21.97亿美元。无线局域网的优势就在于它可以克服线的局限,把网布得无所不在。 ●●◎ 技术背景 顾名思义,无线局域网就是在难以布线或布线成本太高的地方,使用无线电波作为传输介质来构建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产品包括网卡、网桥、无线Modem、接入点(Access Point)、天线等等。其传输介质一般采用红外(IR)波段或射频(RF)波段。由于红外线局域网采用红外线作为传输媒体,有较强的方向性,受太阳光的干扰大,目前的主流产品多数利用射频波段,采用直序扩频技术。虽然该技术可使用的频段有三个,但大多数产品使用的都是2.4GHz频段。这是因为该频段属于不受管制的自由频段,蓝牙产品、微波炉使用的都是这一频段。 无线局域网的一般组网模式是:带有无线网卡的笔记本或台式机与接入点连通,接入点可以集成到有线局域网中,它们彼此间也可以互通。这样就形成了有线+无线融为一体的局域网。如果要将两个相距较远的局域网相连,可以使用天线。 ●●◎ 发展障碍 无线局域网的发展路上还存在几只拦路虎,最大的一只就是标准之争。 目前业界产品存在两种标准:802.11b和SWAP(Share Wireless Access Protocol,共享无线访问协议) 。3Com、Aironet(1999年11月被Cisco收购)、Intersil(前身为哈里斯半导体公司)、朗讯科技、诺基亚以及Symbol科技公司建立的无线以太网兼容联盟(WECA)对符合802.11b 标准的产品进行认证,通过者发给WiFi标志,采用直序扩频(DSSS)技术;SWAP是由Intel领导的HomeRF组织开发的,采用跳频扩频(FHSS)技术。前者适用于办公室网络乃至家庭;后者适用于家庭,有Intel、Proxim、Motorola、Compaq等公司支持。应该指出的是,目前的HomeRF产品要比WiFi产品慢得多,但价格也便宜不少。 其实,无线网络产品早已问世。但价格昂贵,标准不一。直到1997年,IEEE制定出802.11标准,提供了2Mbps的物理速率。1999年,IEEE 802.11b也得以问世,在802.11的基础上又提供了5.5Mbps和11Mbps的速率,成为无线局域网产品的主流标准,支持11Mb/s速率的PRISMII芯片组成为主导。现在,能够提供54Mbps的802.11a和20Mbps以上的802.11g也已面世,欧洲无线电讯标准研究所(ETSI)也已批准了有爱立信支持的HyperLAN2标准的核心技术规范,其速率也可达到54Mbps。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能兼容各个标准的产品问世。标准的不统一会抑制整个市场的发展,在移动互联网和3G的发展历程上,我们已不幸地见证了这一点。 无线产品的安全问题,也一直是为大众所关心的。有报道把WiFi产品称做数据小偷,因为WiFi产品能主动抢夺数据传输导致其它设备不能收发信号。但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计算机专家声称他们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即使是这样,也还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另外,在加密方面,尽管许多公司声称自己能够提供128位的加密,但由于出口限制等因素,出现在中国市场上的产品可能享受不到这么高等级的安全待遇。 此外,一些其它的因素也在困扰无线局域网的发展。例如,今年3月8日,Proxim公司对3Com、Cisco Systems、SMC Networks等六家公司提起诉讼,认为这六家公司所推出的基于IEEE802.11b的产品和服务侵犯了该公司的专利技术。知识产权的争执无疑会影响知识的传播和发展。据一些电信设备制造商称,由于会和刚诞生不久的“蓝牙”技术发生冲突,无线局域网用户今后可能得支付高昂的网络基础设施升级费用。爱立信公司一位负责推广“蓝牙”技术的副总裁表示,为了避免和即将大量面世的“蓝牙”设备发生冲突,无线局域网设备最好是向5GHz频段转移。但一些市场分析人士质问道:“如果我已经对工作在2.4GHz的802.11b无线局域网设备进行了投资,应该由谁来支付升级所需的费用?”另外,目前进入这一领域的厂家已有不少,但产品系列很完整的并不多,多数厂家还限于提供网卡和接入点。在完整的解决方案还不够普遍的情况下,市场的成长自然也会受影响。虽然厂家声称自己的产品保证能与同一标准下的其它产品互连互通,但客户更希望在价格合理时使用同一厂家的产品。 ●●◎ 众家产品 目前无线局域网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大多支持802.11及802.11b,下面论及的仅是其中几个最具影响力的厂家产品。 无线局域网产品在市场上出现大约是1990年,贝尔实验室研制与设计的WaveLAN无疑是先驱之一。AT&T分家,WaveLAN随着贝尔实验室一起落入朗讯科技之手,苹果计算机公司的无线设备AirPort使用的就是朗讯公司的WaveLAN。Avaya从朗讯分离出来后,开始推行自己名为ORiNOCO的无线联网方案。不过,现在已一概称为Avaya Wireless。Avaya Wireless产品系列包括WavePoint 无线接入节点,用于计算机设备的无线网卡,天线系统和WaveMANAGER网络控制软件。其特点是针对不同的环境,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例如,用于连接建筑物的点对点桥接方案WaveACCESS LINK WP-II/BR132,点对多点校园网方案WaveACCESS CAMPUS,点对多点企业网访问方案WaveACCESS NET,面向家庭用户和SOHO的家庭网关RG-1000,面向公共空间的AS-2000接入服务器。此外还有一些配套产品,如以太网转换器EC和串行转换器EC-S。 说起无线局域网产品,不能不提Aironet。作为WECA的六大成员之一,其业界地位被思科看好,抢先将其收购。思科还收购了为企业网提供基于标准的室内无线电话方案的厂商JetCell公司,经过整合后全面推出Aironet品牌的产品系列。继国外的大面积商用后,又于2000年11月30日在北京宣布向中国市场推出Aironet 340系列和面向中小企业及大型企业无线局域网解决方案。方案的总体架构是在有线局域网的基础上,通过提供无线接入点、PCMCIA卡、PCI和ISA总线的无线网卡、无线网桥及多种天线、电缆和附件,在300米到40公里的距离内实现安全的无线通信,可承载IP语音、数据和视频等主流商业业务。Aironet的产品之全是非常突出的,以天线为例,单是天线就分为网卡天线、接入点天线和网桥天线。针对不同的需求,还有更细的划分。如点对多点用全向天线,中长距离点对点用定向天线,安装上还可分为贴片、天花板、柱型安装等。对于网卡,还有与其兼容的高增益天线可选。 无线局域网产品主要面向企业用户,而企业网市场当然少不了3Com这一份。3Com 公司也在2000年向中国市场推出AirConnect无线局域网解决方案。3Com AirConnect 解决方案包括无线访问节点以及笔记本计算机和PC用的网络接入卡。该方案还包括Site Survey Utility(站点勘查公用软件),以帮助IT 专家合理布置访问节点,最终达到理想的覆盖范围和性能。3Com对安全极为关注,对于较小的单位和设施,AirConnect解决方案提供Wired Equivalent Privacy (WEP,即等效私密)技术以保障安全;对于大企业客户,3Com于2000年7月11日宣布了一项无线安全隧道解决方案,对其AirConnect产品增加了无缝的第三层隧道、认证和加密功能。此外,AirConnect设备还可以无缝地接受3Com公司的Transcend Network Control Services 1.1 for Windows NT的管理- 这是一个可与各种网络管理平台协作的紧密集成的基于Web的应用套件,使用户可以象管理有线网络那样去管理无线网络。3Com还以DynamicAccess Mobile Connection Manager帮助网络管理员建立和分发标准的配置细节。用户可以很容易地在局域网、调制解调器和无线环境之间来回切换,还可以根据自己漫游的地点选择打印机等网络资源。 在这几大巨头之外,英特尔也大举进军无线局域网市场。2000年6月5日,英特尔发布了PRO/Wireless 2011局域网PC卡和PRO/Wireless 2011无线Hub,它们是2000年2月Intel和Symbol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后发布的第一项产品。PRO/Wireless 2011局域网PC卡大小与信用卡相当,适用于膝上型电脑;PRO/Wireless 2011无线Hub带有探测工具,用于确定获得期望覆盖范围的恰当接入点。2001年1月,英特尔又宣布与移动信息访问解决方案提供商Xircom公司达成收购协议,英特尔将把自己的子公司ESR并入Xircom,使其成为自己的全资子公司。Xircom在2000年末推出了针对笔记本电脑用户的信用卡式无线网卡CWE1120,其无线局域网产品还有利宝2代无线以太网卡和SpringPort无线以太网模块。收购完成后,这些产品自然也归入英特尔旗下。 此外,NEC于2000年9月1日推出面向中小企业的无线局域网产品系列,其中包括市场价格为64800日元的R8500 接入点以及市场价格为29800日元的R8500无线PCMCIA卡,一台R8500接入点最多可同时提供30个R8500无线PCMCIA卡接口。NEC还在2000年的World PC Expo上发布了一些WLAN设备,包括Aterm RS7无线网络适配器、IWX70终端适配器、WL30A终端适配器、WL50A终端适配器和DSU(数字用户设备)、WLIIU USB(通用串行总线)无线网络适配器以及WLIIC PC卡无线网络适配器。 目前,越来越多的厂商已经加入到这一领域中来。除了前面提过的之外, OTC Wireless(美国傲讯)、IBM、DEC、AMD等公司都在无线网络方面各有作为,诺基亚、北电等电信厂商也推出了自己的无线局域网产品。国内厂家也已起步,广东创智网络系统公司已开发完成并投入生产了LastKm系列无线局域网产品,包括2Mbps与11Mbps 的PCMCIA和PCI/ISA无线网卡、微波网桥、无线接入点。 ●●◎ 市场应用与前景 无线局域网产品已经是遍地开花,在发达国家,一些中学都已部署了无线局域网。思科公司甚至认为,在将来,无线局域网会不再扮演有线网的补充这一配角,而是全面取代有线局域网。随着该市场的爆炸性成长,现在已经出现了这样一种趋势:无线网络产品供应商与计算机厂商结为联盟,使无线组网能力成为计算机的标准配置。国内使用无线局域网产品的客户业已不少,包括中原油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东方汽轮机厂、托普集团等等。随着技术的进步与竞争的加剧,企业部署无线局域网的成本将不断下降,在加上企业信息化的不断普及,相信国内市场也会迅速看涨。于是,3Com等国外大公司大打代理牌,国内以晓通为代表的一些分销商、集成商顺势跟上,市场也就被炒得更热。在市场被做大之后,根据电信设备与有线网络产品市场的经验,我们有理由相信到时国内厂家也会在这一领域崛起。日本综合通信网公司(HOTNet)试验网的运行,更使我们把目光投向了一个比企业网市场更远的地方--住宅用户。 无线局域网在技术上还有一个趋势,就是与蓝牙等技术相结合,向着"无所不在的网"的方向努力。全球主要的无线局域网芯片供应商Intersil公司与开发蓝牙产品的Silicon Wave公司合作开发结合无线局域网技术和蓝牙技术的芯片集,就是一个例子。而且,由于蓝牙和SWAP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同样工作于2.4GHz频段、适于短距离连接、采用FHSS技术和具备1~2Mbps的数据传送速度等等,使许多人非常期待两者的结合。Intel和IBM等公司身跨HomeRF和蓝牙SIG(特别兴趣小组)两大阵营。虽然业界有人认为,他们与手机巨头结成蓝牙特别兴趣小组,致力于蓝牙的发展,将会阻碍SWAP的发展;但许多人希望基于蓝牙技术的PDA也同样能用于办公室环境;在家庭采用HomeRF电脑的移动办公者也希望能访问公司的无线局域网。这种来自用户的压力将迫使制造商在设计产品时不得不严肃地考虑提高产品对不同标准的兼容性. |
Powered by Discuz!
© 2003-2024 广州威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