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论坛 门户 无线标准和规范 查看内容

IEEE 802.16和WiMAX

2009-6-11 14:05| 查看: 722| 评论: 0|原作者: |来自: www.anywlan.com

  在无线局域网(WLAN)势头正劲之际,最近又出现了无线城域网(MAN)技术。与为无线局域网制定802.11标准一样,IEEE为无线城域网推出了802.16标准,同时业界也成立了类似WiFi联盟的WiMAX论坛。无线城域网技术为何会紧跟WLAN之后出现?802.16是一个什么样的标准?WiMAX的使命又是什么?这些就是本文所关注的要点。

一、IEEE 802.16标准

  最早的IEEE 802.16标准是在2001年12月获得批准的,是针对10~66 GHz高频段视距(LOS)环境而制定的无线城域网标准。但目前所说的802.16标准主要包括802.16a、802.16RevD和802.16e三个标准。802.16a是为工作在2~11 GHz频段的非视距(NLOS)宽带固定接入系统而设计的,在2003年1月被IEEE批准通过;802.16RevD是802.16a的增强型,主要目的是支持室内用户驻地设备(CPE),预期将在2004年第三季度得到批准;802.16e是IEEE 802.16 a/d的进一步延伸,其目的是在已有标准中增加数据移动性,估计要到2005年下半年才能被批准。

  无线城域网的推出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宽带无线接入(BWA)市场需求。虽然多年来802.11x技术一直与许多其他专有技术一起被用于BWA,并获得很大成功,但是WLAN的总体设计及其提供的特点并不能很好地适用于室外的BWA应用。当其用于室外时,在带宽和用户数方面将受到限制,同时还存在着通信距离等其他一些问题。基于上述情况,IEEE决定制定一种新的、更复杂的全球标准,这个标准应能同时解决物理层环境(室外射频传输)和QoS两方面的问题,以满足BWA和“最后一英里”接入市场的需要。有了这样一个全球标准,就能使通信公司和服务提供商通过建设新的无线城域网来为目前仍然缺少宽带服务的企业与住宅提供服务。

  符合802.16标准的设备可以在“最后一英里”宽带接入领域替代Cable Modem、DSL和T1/E1,也可以为802.11热点提供回传。新标准规范了一个支持诸如话音和视像等低时延应用的协议,在用户终端和基站(BTS)之间允许非视距的宽带连接,一个基站可支持数百上千个用户,在可靠性和QoS方面提供电信级的性能。总之,它充分考虑了为全世界通信公司和服务提供商设计一个可扩展、长距离、大容量“最后一英里”无线通信系统的需要,可支持一整套的服务,从而使服务提供商能够在降低设备成本和投资风险的同时提高系统性能和可靠性,有助于加速无线宽带设备向市场的投放以及“最后一英里”宽带在世界各地的部署。BWA应用包括住宅宽带接入、用于SOHO和小企业的DSL级业务、用于企业的T1/E1级业务(所有这些不仅支持数据,而且还支持话音和视像),还包括用于热点的无线回传和蜂窝小区基站回传业务等,如图1所示。

图1 802.16的BWA应用

  802.16a、802.16RevD和802.16e这三个标准的物理层(PHY)和媒体接入控制层(MAC)是相同的。目前它们所选定的物理层规范是256点FFT OFDM PHY(与ETSI NiperMAN相同)。其他物理层规范将在今后市场需要时再制定。

  选用OFDM是由于它在保持高频谱效率、最大限度利用可用频谱的同时还具备支持非视距性能的能力。在CDMA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处理增益能够克服干扰,射频带宽必须比数据吞吐量大许多。这对低于11 GHz的宽带无线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如果数据速率高达70 Mbit/s,就需要射频带宽超过200 MHz才能提供相应的处理增益和非视距能力。

  为了在各种信道环境下提供可靠的性能,802.16物理层还具备以下一些特点:灵活的信道宽度、自适应突发信号轮廓、采用Reed-Solomon与卷积级联码的前向纠错、任选的先进天线系统(AAS)(可改善距离/容量)、动态频率选择(DFS)(可帮助减小干扰)、空时编码(STC)(通过空间分集提高在衰落环境下的性能)。表1给出了IEEE 802.16标准的一些物理层特点。

表1 802.16的物理层特点

特点

好处

256点FFT OFDM波形

内含解决室外视距和非视距环境中多径问题的能力

每射频突发信号自适应调制和可变纠错编码

在给每用户单元提供最大每秒比特数的同时保证射频链路可靠

支持TDD和FDD双工方式

适应世界各地不同的管制办法,有的允许一种,有的允许两种

灵活的信道宽度(例如3.5MHz、5MHz和10MHz等)

提供必要的灵活性,以适应在世界各地不同频段与不同信道要求情况下工作

支持智能天线系统

智能天线正在迅速降价,其抑制干扰和提高系统增益的能力随之对BWA的部署显得越发重要

  上述特点对室外BWA的基本运行是必要的要求,特别是一个标准要想真正适应世界各国的情况,就需要灵活的信道宽度。这是因为对设备可以工作在什么频率以及使用什么宽度的信道各国的管理办法并不相同。在需要牌照的频谱上,运营商必须为每一MHz付钱,因此所建的系统一定要把所分配的频谱用足,并具有适应蜂窝结构或单基站结构的灵活性。如果运营商获得14 MHz频谱,并为此付了钱,它们就不希望系统的信道宽度为6 MHz,因为这将浪费2 MHz的频谱。它们希望系统可以采用7 MHz、3.5 MHz,甚至1.75 MHz的信道来建网。

  由于各种无线网基本上都是工作在共享媒体上,必然需要一种控制用户单元接入媒体的机制。802.16的MAC层使用由基站安排的TDMA协议在点到多点的网络拓扑中给用户分配容量。采用这种TDMA接入机制以后,802.16系统不仅能够提供具有服务水平协定(SLA)的高速数据业务,而且还能提供对时延敏感的业务(如话音、视像或数据库访问等),并具备QoS控制能力,不仅仅是控制优先等级,而且所设计的MAC层还能适应杂乱的物理层环境,即在室外工作时遇到的干扰、快衰落和其他现象(见表2)。

表2 802.16的MAC层特点

特点

好处

TDM/TDMA安排上行链路/下行链路的帧

带宽有效利用

可从一个用户护展到数百个用户

允许成本有效地部署,按需支持足够的用户即可

面向连接

每连接均有QoS

快速分组选路和转发

QoS支持连续同意、实时可变比特率(VBR)、非实时可变比特率、尽力而为

低时延,适合对时延敏感的业务(TDM、话音、VoIP),对可变比特率业务的传率最优(如视像),数据优先等级优

自动重发请求(ARQ)

由于隐藏上来自上层协议的射频层诱发差错,改善了端到端性能

支持自适应调制

能根据信道条件使数据速率达到最高,提高系统容量

安全和保密

保护用户私密

自动功率控制

由于把自干扰减到最小,都可实施蜂窝结构

二、IEEE 802.16与IEEE 802.11的比较

  表3列出了IEEE 802.16与IEEE 802.11的比较。从中可以看出,其最大差别在于覆盖、可扩展性和QoS。下面分别加以叙述。

表3 IEEE 802.16与IEEE 802.11的比较

 

802.11

802.16

技术差别

通信距离

小于300英尺(加接入点后覆盖距离可大些)

可达30英里,典型小区半径为4-6英里

通过256 FFT的实施,802.16物理层容忍较大的多径、时延扩散(反射);802.11是64FFT

覆盖

室内性能最优,短距离

室外非视距性能标准,支持先进天线技术

802.16系统的总系统增益高,通过障碍物的穿秀能力强,传输距离远

可扩展性

用于LAN,用户可从一个扩展到数十个,每CPE一个用户;固定信道宽带(20MHz)

可以有效地支持一到数百个CPE,每一CPE后面的用户不受限制;灵活信道宽度,从1.5MHz到20MHz

802.11中的MAC协议使用CSMA/CA协议,802.16则使用动态TDMA

802.11只能用于不需牌照的频谱,信道数量有限。802.16可以使用所有能用的频率,多信道支持蜂窝结构

比特率

2.7bit/s/Hz

5bit/s/Hz,在20MHz信道内高达100Mbit/s

高效调制加灵活的纠错导致更有效的频谱使用

QoS

无QoS支持

QoS内含于MAC,达到话音/视像和区分服务水平

802.11:基于争用的MAC(CSMA/CA),基本上是无线以太网802.11:基于动态TDMA的MAC,带宽接需分配

  1. 覆盖

  802.16标准是为在各种传播环境(包括视距、近视距和非视距)中获得最优性能而设计的。即使在链路状况最差的情况下,也能提供可靠的性能。OFDM波形在2~40 km的通信距离上支持高频谱效率(bit/s/Hz),在一个射频内速率可高达70 Mbit/s。可以采用先进的网络拓扑(网状网)和天线技术(波束成形、STC、天线分集)来进一步改善覆盖。这些先进技术也可用来提高频谱效率、容量、复用以及每射频信道的平均与峰值吞吐量。此外,不是所有的OFDM都是相同的。为BWA设计的OFDM具有支持较长距离传输和处理多径或反射的能力。

  相反,WLAN和802.11系统在它们的核心不是采用基本的CDMA,就是使用设计大不相同的OFDM。它们的设计要求是低功耗,因此必然限制了通信距离。WLAN中的OFDM是按照系统覆盖数十米或几百米设计的,而802.16被设计成高功率,OFDM可覆盖数十公里。

  2. 可扩展性

  在物理层,802.16支持灵活的射频信道带宽和信道复用(频率复用),当网络扩展时,可以作为增加小区容量的一种手段。此标准还支持自动发送功率控制和信道质量测试,可以作为物理层的附加工具来支持小区规划和部署以及频谱的有效使用。当用户数增加时,运营商可通过扇形化和小区分裂来重新分配频谱。还有,此标准对多信道带宽的支持使设备制造商能够提供一种手段,以适应各国政府对频谱使用和分配的独特管制办法,这是世界各地的运营商都面临的一个问题。IEEE 802.16标准规定的信道宽度为1.75~20 MHz,在这中间还可以有许多选择。

  但是,基于WiFi的产品要求每一信道至少为20 MHz(802.11b中规定在2.4 GHz频段为22 MHz),并规定只能工作在不需牌照的频段上,包括2.4 GHz ISM、5 GHz ISM和5 GHz UNII。

  在MAC层,802.11的基础是CSMA/CA,基本上是一个无线以太网协议,其扩展能力较差,类似于以太网。当用户增加时,吞吐量就明显减小。而802.16标准中的MAC层却能在一个射频信道内从一个扩展到数百个用户。这是802.11 MAC不可能做到的。

  3. QoS

  802.16的MAC层是靠同意/请求协议来接入媒体的,它支持不同的服务水平(如专用于企业的T1/E1和用于住宅的尽力而为服务)。此协议在下行链路采用TDM数据流,在上行链路采用TDMA,通过集中调度来支持对时延敏感的业务,如话音和视像等。由于确保了无碰撞数据接入,802.16的 MAC层改善了系统总吞吐量和带宽效率,并确保数据时延受到控制,不致太大(相反,CSMA/CA没有这种保证)。TDM/TDMA接入技术还使支持多播和广播业务变得更容易。

  WLAN由于在其核心采用CSMA/CA,故其目前已实施的系统无法提供802.16系统的QoS。

三、WiMAX论坛

  1. 成立的目的

  虽然标准的制定是某项技术被广泛接纳的关键,但事实表明,一个标准的通过并不意味着这项技术就一定会被市场所接纳。要被市场广泛接纳,就必须克服诸如互操作性和部署成本等障碍,其中互操作性尤其重要。互操作性意味着最终用户可以购买自己偏好的品牌,拥有他们想要的特点,并知道它怎么与其他认证过的类似产品一起工作。要真正获得市场,产品必须首先被认证是符合标准的,然后还必须证明它们是可以互操作的。但克服上述障碍并不是IEEE的职能,需要由业界来做。WLAN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802.11b标准是在1999年得到批准的,但是在WiFi联盟引入互操作性认证之前,并没有被广泛接纳,可互操作的802.11b设备直到2001年才面世。出于同样的原因,在2001年4月成立了世界微波接入互操作性论坛(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当时是为了10~66 GHz 频段的IEEE 802.16原始规范而成立的。WiMAX是一个非赢利的工业贸易组织,主要由领先的通信元器件公司和通信设备公司所组成(见表4)。

表4 WiMAX的成员

Airspan

Advantech

Alvarion

Analog Devices

Andrew Corporation

aperto Networks

Atheros Communications Inc.

China Motion Telecom

Compliance Certification Services

Comtech AHA

Engim

Ensemble Communications

Filtronics

Fujitsu Microelectronics America

Intel

L3 Prime Wave

LCC

MTI

M-Web

NEWS IQ

Nokia

OFDM Forum

Powerwave Technologies

Proxim Wireless Networks

Raytheon RF Components

Redline Communications Inc.

RF Integration Inc.

RF Magic

SiWave

SiWorks Inc.

SR Telecom

Stratex Networks

Towerstream

The Telnecity Group

TurboConcept

Vcom

Wavesat Wireless Inc.

WiLan

Winova Wireless

Yahoo!

  2. 主要职能

  WiMAX的主要职能是根据IEEE 802.16和ETSI HIPERMAN标准形成一个可互操作的全球统一标准,保证设备商开发的系统构件之间具有可认证的互操作性。随着802.16a标准的推出,WiMAX决定把重点放在256 OFDM物理层上,并与无任选项目的MAC结合,以保证所有的WiMAX实施项目有一个统一的基础。WiMAX将制定一致性测试和互操作性测试的计划,选择认证实验室并为IEEE 802.16设备供应商主持有关互操作性的活动,采用早先由WiFi倡导的方法,通过定义和开展互操作性测试以及授予供应商“WiMAX Certified”标签,把相同的好处带给BWA市场。WiMAX将有助于无线城域网产业的形成。

  为了把可互操作性引入BWA市场,WiMAX论坛把重点放在建立一套独特的基本特点子集,可以在所谓的“系统轮廓”(system profile)中加以分类。系统轮廓是所有合格系统必须满足的。这些系统轮廓结合一套测试协议将形成一个基本的可互操作的协议,允许多个供应商的设备互操作。初期有三个系统轮廓,包括不需牌照的5.8 GHz频段以及需要牌照的2.5 GHz和3.5 GHz频段。现在还打算包括更多的系统轮廓,包括2.3 GHz频段等。系统轮廓可以使系统适应各地运营商所面临的在频谱管理方面的限制。例如,若欧洲一个工作在3.5 GHz频段的服务提供商分配到14 MHz的频谱,它就很可能希望设备能支持3.5和(或)7 MHz的信道带宽,采用TDD或FDD工作方式,视管制需要而定。类似地,美国一个使用不需牌照的5.8 GHz UNII频段的无线ISP(WISP)就可能希望设备支持TDD和10 MHz带宽。

  目前,基于ISO/IEC9646规定的测试方法,WiMAX正在制订一套结构式合格程序。其最终结果是一整套测试工具。WiMAX将把它们提供给设备开发商,使其在早期产品开发阶段把一致性和互操作性考虑进去。最终,WiMAX论坛的一整套一致性测试和互操作性测试方法将使服务提供商能够从多个生产符合IEEE 802.16标准的BWA设备的供应商那里选购最适合它们独特环境的设备。

  3. WiMAX的好处

  WiMAX对元器件制造商的好处是给硅片供应商创造了一个巨大商机。对设备制造商的好处是由于存在一个基于标准的平台,在此平台上可以迅速增加新功能,故而使创新更快。对运营商的好处就更多了,包括:因为有一个公共平台,能使设备成本很快下降,性价比迅速提高;能通过填补宽带接入空白地区产生新的收入;迅速提供T1 / E1级的、“按需”的高利润宽带业务;因规模经济而降低建设投资风险;不再锁定于一个供应商,因为基站与多家供应商的CPE可以互操作。对消费者的好处是多一种宽带接入的选择,有利于促进竞争,降低服务费,尤其能促进在缺少服务地区的宽带接入建设,例如,在建设接入很困难的世界城市中心;在用户离中心局太远的郊区;在基础设施薄弱的农村地区和人口稀少地区。

四、结语

  802.16标准是一种无线城域网技术,它能向固定、携带和游牧的设备提供宽带无线连接,还可用来连接802.11热点与因特网,提供校园连接,以及在“最后一英里”宽带接入领域作为Cable Modem和DSL的无线替代品。它的服务区范围高达50 km,用户与基站之间不要求视距传播,每基站提供的总数据速率最高为280 Mbit/s,这一带宽足以支持数百个采用T1/E1型连接的企业和数千个采用DSL型连接的家庭。802.16标准得到了领先设备制造商的广泛支持。许多WiMAX的成员公司同时参与IEEE 802.16和IEEE 802.11标准的制定,可以预料802.16和802.11的结合将形成一个完整的无线解决方案,为企业、住宅和WiFi热点提供高速因特网接入。估计WiMAX的商用产品至少要到2005年才能投放市场。

  目前,多数运营商对WiMAX还在观望,要等所有技术问题都得到解决、设备价格有竞争性之后才会真正行动起来。WiMAX的成员公司占全世界所有11 GHz以下的BWA设备出货量的75%以上,在有些地区比重更高。故将来运营商如果采用WiMAX成员公司的设备,就能保证有一个符合WiMAX设备的发展路标和升级途径。

  将来这些产品的推出会不会影响3G的发展?笔者的看法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移动通信的大发展,无线通信日益受到重视,其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大到卫星网,小到无线个人域网(WPAN)甚至人体域网(BAN),中间除了蜂窝移动通信外,还有固定无线接入(FWA)系统、WLAN、无线城域网、自由空间光(FSO)通信系统、平流层气球通信等宽带系统。它们各占各的频段,各有各的定位,各有各的设计目的,各有各的用武之地,各有各的市场空间。今后这些五光十色的宽带无线网将彼此相连,互为补充,并与固定网络融合在一起,为人类提供从窄带到宽带的各种无线服务。当然,这些无线宽带网在覆盖和服务方面免不了会有一些重叠,在经营上也必然会有竞争。

  3G与WiFi/WiMAX的关系也基本如此。人们开发3G或WiFi/WiMAX都是因为看到了市场对移动性日益高涨的需求,因为移动性是人类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下一个浪潮,人们希望在任何地方都能上网通信、做事、办公、娱乐和获取信息。但是,3G和WiFi/WiMAX的着眼点不同。3G着眼于手机,数据速率相对较低,但在话音和手机应用方面将做得比较出色。而WiFi/WiMAX着眼于笔记本电脑。有人预计在今后5~10年中,各行各业将纷纷转向无线。一旦人们用上了无线,使用笔记本电脑的时间将增加30%,因为无线可使人们随身带着电脑随时随地使用。WiFi和WiMAX主要针对高速数据,话音是附带的。虽然WiMAX最终将能移动,但在话音上不会喧宾夺主。如果用户想要DSL水平的无线接入,他可能会选WiMAX(这是它的定位),而不会选EV-DO。但是,世界上想随时随地使用电脑的人毕竟只是一部分,还有许多人仍热衷于手机,故3G不会因为WiMAX的出现而死亡。即便在WiMAX与WiFi之间同样也存在着互补与竞争的关系,不可能有一统天下的无线网络。因此,3G发展比较好的日本和韩国现在也准备引入WiMAX,因为只有这样它们才可能提供所有它们想提供的业务。又譬如,在2004年末或2005年初,美国将实现WiFi/蜂窝漫游,系统将使用蜂窝/WiFi无缝漫游技术对用户进行跟踪,使无线用户不用更换手机即可从窄带蜂窝网移至宽带WiFi网。当用户从蜂窝网移至WiFi服务区时,系统将告知移动通信公司,使信号从蜂窝天线塔转移至WiFi接入点,启动手机的宽带功能,同时保持话音通信。这种漫游技术首先应用于“数据使能”的话音手机,以后还可用于笔记本电脑、PDA或其他移动设备。这个例子也说明了移动网与WiFi之间的互补关系。

  现在一些大型制造商如阿尔卡特和西门子正在着手开发WiMAX设备,一些运营商也在进行WiMAX试验。WiFi和WiMAX产品必须为运营商所用才能使产品成本降低,才能使用户真正获得高速连接。对电信运营商来说,采用WiMAX也是必然的,因为它们可以用高速数据来吸引更多的用户。因此,在管制上,对现有的电信运营商而言,除了频率与干扰以外,采用WiMAX不会引入额外问题,只是采用了一种新技术而已。对增值业务提供商而言,主要应把握好对基本业务和频率使用的监管,不要让新技术短路应有的监管。


高人

专业

握手

霸气

雷人

吐血

山寨

奋斗

最新评论

站点统计 | Archiver | 手机版 | 无线门户 ( 粤ICP备11076993号|粤公网安备44010602008359号 ) |网站地图

GMT+8, 2024-6-27 05:2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