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此感谢论坛、感谢华硕给我这次评测的机会.!!!!!不多说,直接进入评测内容,此次评测将分为五部分:工业设计、原厂固件、第三方固件、信号强度带机量、USB传输 测试环境:公司 100M电信专线 一、工业设计 1 、外观方面还是传承电磁炉家族的一贯设计理念,正面采用菱形设计风格,哑光与漆面错综交织. 在视觉冲击的情况下也避免了指纹收集器的尴尬. 大气的包装盒上参数一览无余.! 在如今5G未普及的情况下.2.4G以及是主流. 2.4G 600M也算是剑走偏锋的一个设计.! 2、工业设计方面流露出大厂的血统.! 两边侧面及底部充满散热孔,保障设备高负载运行中也能坚如磬石.! 3.接口方面:全千兆网卡,WAN*1 LAN*4 USB2*1 WPS*1 独立电源开关 USB3*1 SMA*3 网口采用8针金属屏蔽, USB3.0和2.0分开设计,方便存储设备使用. 采用可拆卸式天线.方便用户自由选择.,! 4.拆解部分 拿掉底部四个防滑垫(防滑垫设计有点意思,四边形设计,两种朝向)拧掉下面的螺丝. 再用撬棍沿着正前方的结合部开始慢慢撬,卡扣相当紧,撬棍质量也不行,都断了.. (侧面也体现华硕的设计水平) 拆掉上盖后,板子份量分足,厚实,天线才要可以拆卸,自带天线如果换成PCB板外置天线的话效果应该更好. USB 3.0部分的话.用热融管加固,不知道是否用自带屏蔽加成,PCB板用量足,散热片不好拆卸(主要是手边木有尖嘴钳) 板子带TTL接口。方便用户折腾.! 二、原厂固件 1、原厂固件WEB界面 WEB界面做的还是中规中矩,上手方面一般,对于普通用户群体来说.简单设置通过向导都可以解决.深入点的如AICLOUD USB应用的话,还是稍有复杂,建议AICLOUD 设置这方面的话加以改善,提高易用性与实用性.! 2、AiCloud APP AiCloud APP 优点:界面简单、视图直观、局域网共享简单点击要进入的计算机名输入帐号密码即可.! 缺点:功能性单一、实用性不强、CPU RAM显示数据波动太大.无法看到所连接的无线客户端 建议:个人觉得既然是定位多媒体共享路由器的话.最基本的APP功能要完整,相片自动备份、文件上传下载、硬盘自动休眠、外网访问简便等 (以上仅个人角度分析,勿喷,有不到之处望批评指正) 三、第三方固件(TOMATO) 固件下载地址:http://tomato.groov.pl/download/K26ARM/121/Asus/ (英文版) 选择对应型号固件下载,本次刷机测试固件为:tomato-RT-N18U-ARM--121-AIO-64K.trx 下载完直接在原厂固件的WEB界面升级即可.提示更新完成,需要重启。如路由器假死了,能ping通进不了设置界面。 不要紧,华硕自带CFE修复。关机,按住WPS按键再开机,等10秒左右松开WPS,再进192.168.1.1 就可以进入一个CFE刷固件界面。 直接把Tomato固件又刷了一遍,重启,然后进192.168.1.1,提示用户名/密码,admin/admin 刷机完成进入TOMATO界面.设备工作状态一目了然.双核800MHZ的CPU显示成了1599MHZ, WAN接入提供多个选项,遗憾就是不带多WAN,设置响应时间很短.比原厂固件反映快. 固件集成全功能版USB应用,完美识别N18 USB3.0 自带QOS还没时间测试. 四、信号强度及带机量 测试环境:回字形办公区 设备位置:信息部 测试点位:1、信息部 2、前台 3、办公室 5、会议室 4、展厅 测试设备:魅族MX4 无线环境:干扰源若干、2.4信道爆满 办公室环境平面图如下: 1、信息部 2、前台 3、办公室 4、会议室 5、展厅 带机量: 无线加密方式:双SSID WPA2+访客无加密模式(SSID改为CMCC瞬间很多客户端自动连接上) 五、USB传输 测试设备:华硕笔记本有线连接千兆网卡、WD 1TB 3.0 移动硬盘测试文件:WIN7镜像包 2.47G 测试速率:2.0下读取平均速度为:19M-25M 写入为:20M-24M 3.0下读取平均速度为:27M-31M 写入为:24M-28M 1、USB2.0下读取速度: USB2.0下写入速度及N18U CPU使用率: 2、USB3.0下读取速度: USB3.0下写入速度: |
typecls 发表于 2015-7-6 16:48
大师,工业设计我们只看到了保护膜.....
tange 发表于 2015-7-21 19:37
标题我喜欢,比较有针对性。现在单频600M的不多,对于5G穿墙弱,需求不了的用户,还是有少少的受众的
Powered by Discuz!
© 2003-2024 广州威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