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rainfly1981 于 2015-7-10 09:03 编辑
不知在论坛中有军迷没有,有BB党没有。先做个调查。好了现在是正题 前一阵子马歇尔天线很热,热的有点……
马歇尔天线是什么一款较适合正馈锅使用的馈源天线,双菱天线,对称振子天线。目前就这些形容词。 这里我没有不敬的意思,笨人以研究的心态谈谈个人对马氏馈源的一些看法。切入正题,普通双菱天线的3D波形图是这样的,旁瓣及后瓣较大。看下图
上图频段不同但是波形基本是一致的。 这是马氏双菱
看上面个三幅图 主瓣近似一个球体,基本没有旁瓣,后瓣很小。适合做一款正馈锅的馈源但是一款天线单单从波形来说就是一款好天线过了一点。 2、再看看驻波比及工作带宽吧
看谐振点已经偏斜出了2.4Ghz滑向2.6Ghz;而且2.4GHz的低频段也不理想超过1.5了,从这点看马氏天线的工作带宽并不太好。 接下来是S11曲线基本与驻波比曲线吻合。
可见马氏除了波形外其他参数差强人意。 联想开篇时的调查如果你是军迷BB党应该非常熟悉这款战列舰吧
参考资料《军武次位面》外贸战舰,阿金库尔号,七炮塔圣物。 看似火力强大的设计,但是速度、防护及机动性差强人意,差强人意的设计在真实的战场上却是致命的,该舰最终的下场请各位朋友搜索百度;关键词“阿金库尔号”本帖不做赘述。 这艘战列舰的故事是个悲剧。这让我联想到论坛前辈发哥曾经提到的一句话,馈源的使用三铜片系列比双菱形系列靠谱为此我与发哥再次做了沟通,发哥与我的沟通记录如下: rainfly1981 2015-6-27 14:21
发哥你好,可以与你沟通一下双菱天线的话题吗,昨天我对马歇尔天线有了,一点想法(不是对商家),想再次仿真让大家有个新的认识。同时我还想结合发哥你,及宝叔的帖子、回复,综合对双菱进行一次系统的论述。让坛友在馈源选择上少走弯路。
zdg702 2015-6-27 14:55
先支持一下,首先2.4G波长太短,对于铜丝党一个1/4波长的振子都很难做好,别说用多个1/4波长的振子(一个菱形由四个1/4组成)。第二双菱是平衡振子,需要巴伦转不对称这点更难。虽可以仿真到50Ω,直接用不平衡馈线,但牺牲了一边的菱形作为阻抗的匹配上,效率大打折扣了。振子本身的增益下降了3-5成了。这还是数据绝对精确的情况下,以上的说法是说:馈线直接焊接到双菱上的。要是用铜管做支撑住兼顾巴伦的话,因铜管的取材和制作的尺寸实际输出阻抗很难达到所需的50Ω。天线的信号不能很好的跟网卡传输,这样就是信号很强但下载速度很慢。而且信号也容易受到干扰造成不稳定,信号时强时弱。个人觉得铜丝天线不要折腾。 我对发哥这段描述的理解是这样的 1、首先2.4G波长太短,对于铜丝党一个1/4波长的振子都很难做好,别说用多个1/4波长的振子(一个菱形由四个1/4组成)。双菱振子的加工很关键,去年年底宝叔发表过帖子 此贴个人窃以为参考价值较高,也说明了振子加工并不容易,还得要考虑到金属铜的延展性等因素,及【趋肤效应】对超高频信号的重要性。 为此我在之后也做了仿真实验供大家参考这是我的帖子 同时在2014年底实际制作了240mm版的识宝天线请参考此贴 不怕笑话笨人加工240mm版时共计折了八个振子,只有最后这套公布结果的振子效果最佳。 2、发哥描述的第二点我个人认为是重中之重,激情大师也说过馈线的传输方式是不平衡馈电,而双菱是平衡振子,激情大大对论坛做出巨大贡献,是将双菱仿真优化、使特性阻抗接近50欧姆,可直接接驳50欧姆的馈线大大简化了双菱系列天线的制作难度。但是个人感觉这项设计,无法根本性改善平衡转不平衡。好比军迷朋友在《军武次位面》战舰系列中的精辟描述“放弃性治疗”。牺牲原本就无法解决的参数。大家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我在开篇公布的马氏天线,仿真性能参数是否也有一些,放弃性治疗的味道! 激情版主为论坛带来了优秀的,经典的;双菱系列天线。并综合考虑大家的动手能力简化了双菱系列天线的制作难度。(省去了制作困难的巴伦)。但是如同英国的海军大臣、海军斗士,约翰.费舍尔设计的战列巡洋舰一样无法做到火力、速度、装甲的综合技术指标的根本性的提升;在日德兰海战中付出了惨重代价。同理天线也是一样方向图,增益,输入阻抗,驻波比,极化,双极化天线的隔离度,及三阶交调等技术参数有机的整合更为重要! 马氏天线的构造简单,取材也不困难但是,引入的是“放弃性治疗”设计。过分强调波形削减旁瓣,后瓣。忽略工作带宽,和阻抗的匹配等性能。个人感觉有待商榷! 下面是我将马氏天线将阻抗调至150欧姆的仿真结果给大家参考
|